CSA、Thread Group 與 Wi‑Fi Alliance 攜手推動 Matter

CSA、Thread Group 與 Wi‑Fi Alliance 攜手推動 Matter

在 3月13日 我們發布了一篇文章:Home Assistant 正式支援 Matter,說明了 Matter 標準被視為實現跨品牌、跨生態系統設備無縫互通的關鍵。
能達成如此成就的一步,主要原因是各大業界領頭羊一直致力於解決設備間溝通的障礙。2025 年初,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 (CSA)、Thread Group 與 Wi‑Fi Alliance 攜手合作,藉由整合最新技術與共享實地測試數據,為 Matter 標準注入嶄新活力。

1. 了解主要推手

CSA: 作為 Matter 標準的制定者及認證機構,CSA 負責開發規格並推動跨品牌兼容性。其新推行的 Portfolio Program 與 Fast Track Program 更是致力於降低中小製造商的認證門檻,從而加速產品上市。(資料來源:matter-smarthome)

Thread Group: 提供低功耗、基於 IP 的網狀網路協議,適用於門鎖、感測器等本地控制設備。最新推出的 Thread 1.4 規範強化了邊界路由器的互操作性,讓各品牌產品能自動加入現有網路。(資料來源:The Verge)

Wi‑Fi Alliance: 長期推廣 Wi‑Fi 技術,現正著手優化 Wi‑Fi 路由器與 Matter 設備間的 IPv6 及多播發現功能,同時加速 Wi‑Fi 7 的部署,確保高頻寬設備(如智慧攝影機、音箱)能穩定連接。(資料來源:RTINGS.com)

2. 2025 年合作的核心亮點

Thread 1.4 與家用路由器的整合: 將 Thread 邊界路由器功能嵌入家用 Wi‑Fi 路由器,可大幅降低用戶設置複雜度。例如,Amazon 的 eero Pro 6E 已內建 Thread 支援,預計未來更多路由器產品將跟進,讓智慧家庭組網變得更簡單。

Wi‑Fi 7 的應用與部署: Wi‑Fi 7 提供更高速率、更低延遲的連線品質,適用於密集設備環境。根據 RTINGS.com 的評測,如 TP-Link Archer BE550 的 Wi‑Fi 7 路由器理論上能處理更多連線設備,完美符合 Matter 生態系統對高效能連線的需求。

共享實地測試數據: 三大組織藉由共享實測數據,影響協議更新方向,確保新技術與既有生態系統之間能達到最佳平衡,提升整體用戶體驗。(資料來源:The Verge)

3. 技術互補與應用場景
Wi‑Fi 與 Thread 各有其專長,兩者互為補充:

Wi‑Fi: 適合高頻寬需求與雲端資料整合的設備,如智慧攝影機、串流裝置與智慧音箱。

Thread: 適合低功耗、本地快速控制的設備,如感測器與智慧門鎖。
實際應用中,一把智慧鎖可能利用 Thread 實現即時本地解鎖,而安全攝影機則藉由 Wi‑Fi 將高畫質影像傳送至手機,展現雙技術協同作用的重要性。

4. 產業影響與未來挑戰
此次跨組織合作預計將帶來顯著改變:

降低製造成本: 統一的標準可減少開發成本,加速產品上市流程。

提升用戶體驗: 更簡單的設置流程與穩定的連線表現,將大幅改善智慧家庭使用感受。
然而,也存在挑戰:

生態系統整合: 不同品牌與平台間如何達成真正的互通仍需進一步驗證。

硬體升級需求: 部分用戶可能需要更新現有路由器,以便支援新功能,這可能成為部分消費者的一道門檻。

5. 未來發展展望
合作計劃展望:

短期目標: 預計在 2025 年第二季完成 Thread 1.4 與主流 Wi‑Fi 晶片組的整合測試,確保新一代路由器與 Matter 設備無縫銜接。

長期願景: Matter 標準不僅限於智慧家庭,也將逐步擴展至商業及工業物聯網應用,憑藉其穩健性與安全性,迎向更廣泛的市場需求。

結論
CSA、Thread Group 與 Wi‑Fi Alliance 的強強聯手,正為 Matter 標準的普及鋪平道路。透過技術整合、數據共享及跨界合作,智慧家庭的未來正朝向更高效、更穩定與更易用的方向邁進。隨著產業持續探索與創新,我們有理由期待一個真正互通、無縫連接的智慧家庭生態系統早日實現。